东北一枝花 -张哈哈
0:00 / 0:00 (朗诵:琼花)
12
播放列表
    初始的播放列表项
  • 0.25x
  • 0.5x
  • 0.75x
  • 1.0x
  • 1.25x
  • 1.5x
  • 2.0x
  • 列表循环
  • 随机播放
  • 单曲循环
  • 单曲播放
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

所闻

鲁迅 鲁迅〔近现代〕

华灯照宴敞豪门,娇女严妆侍玉樽。
忽忆情亲焦土下,佯看罗袜掩啼痕。

译文及注释

译文
深宅大院的豪门权贵,华灯照耀下酒宴大开;侍女也只得装束端整,替阔佬们去递菜传杯。
侍女想起焦土下的亲人,柔肠寸断啊多少苦悲;低下头佯装整理罗袜,赶忙擦拭去啼哭泪痕。

注释
华灯:古代雕刻的有文彩的灯。这里指华贵的灯。
敞:敞开。
豪门:富豪人家的大门,此处代富豪人家的宅第。俗语有“豪门大户”。
娇女:这里指娇弱的少女。
严妆:端整的装扮。
玉樽(zūn):玉杯,指豪华的酒席。
情亲:指亲人。
焦土:被战火焚烧过的土地。
佯(yáng):假装。

展开阅读全文 ∨

赏析

  “华灯照宴敞豪门,娇女严装侍玉樽。”

  这里的“华灯”“玉樽”既是写实,更是用以烘衬“豪门”的穷奢极欲铺排张扬的生活。“娇女”,说明少女处于一种被压迫无力抵抗的地位。两句对衬:一面是奢侈荒淫,一面是生活所迫;一面是酒食喧腾,一面是强为欢乐。两句写了同一场景,而人的苦乐迥异,这正是身份背景对立的表现,也是当时社会贫富悬殊的真实写照。

  “忽忆情亲焦土下,佯看罗袜掩啼痕。”

  这两句全是写“侍玉樽”的“娇女”。面对着这伙酒气熏熏的富豪们,少女忽然想到了在另一个“世界”另一个“天地”里的亲人。她流下了眼泪,但是这眼泪却不敢也不愿让人看见

展开阅读全文 ∨

创作背景

  《鲁迅日记》1932年12月31日:“为知人(知交)写字五幅,皆自作诗。为内山夫人写云:‘华灯照宴敞豪门…” “九·一八”事变以后,日本帝国主义更加疯狂地侵略。蒋介石推行“不抵抗主义”,使得广大的农民和城市贫民走上求生不得的道路。妇女被迫成了各式各样的奴隶,鲁迅有感于此作了此诗。

参考资料:完善

1、 周振甫.鲁迅诗歌注:凤凰出版传媒集团,2006年:117页
2、 临沂师专中文系.鲁迅诗歌注析:临沂师专中文系,1977年:149页

简析

  《所闻》是一首七言绝句。这首诗一方面写待宴女子的痛苦,对她们寄予同情,另一方面写豪门权贵的奢华奢侈。全诗语言凝练,含义隽永,对这些权贵在民族危亡的关头仍然过着荒淫奢侈的生活表示愤慨,是当时社会贫富悬殊的真实写照,具有深沉的痛苦色彩。

猜您喜欢
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

山之隐现

民国老课本〔近现代〕

  吾乡多山,其翠如画,天晴山现,天雨山隐。我问母曰:“山何以隐现?”母曰:“天晴无云故山现,天阴有云故山隐。云能遮山,山不能动也。”
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

鹧鸪天·祖国沉沦感不禁

秋瑾 秋瑾〔近现代〕

祖国沉沦感不禁,闲来海外觅知音。金瓯已缺总须补,为国牺牲敢惜身!
嗟险阻,叹飘零。关山万里作雄行。休言女子非英物,夜夜龙泉壁上鸣。
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

记九溪十八涧

林纾 林纾〔近现代〕

  过龙井山数里,溪色澄然迎面,九溪之北流也。溪发源于杨梅坞。余之溯溪,则自龙井始。

  溪流道万山中,山不峭而堑,踵趾错互,苍碧莫辨途径。沿溪取道,东瞥西匿,前若有阻而旋得路。水之未入溪号皆曰涧。涧以十八,数倍于九也。

  余遇涧即止。过涧之水,必有大石亘其流。水石冲激,蒲藻交舞。溪身广四五尺,浅者沮洳,由草中行;其稍深者,虽渟蓄犹见沙石。

  其山多茶树,多枫叶,多松。过小石桥,向安理寺路,石犹诡异。春箨始解,攒动岩顶,如老人晞发。怪石折迭,隐起山腹,若橱,若几,若函书状。即林表望之,滃然带云气。杜鹃作花,点缀山路;岩日翳吐。出山已亭午矣。

  时光绪己亥三月六日。同游者达县吴小村、长乐高凤岐、钱塘邵伯。

2025 333诗词古文网 | 诗文 | 名句 | 作者 | 古籍 | 纠错